娱乐资讯
汪小菲和大S:娱乐圈里炸鸡店的先驱
人气:930 发布时间:2024-03-21 22:15:12
大S和汪小菲再次成为热门话题。
尽管十几年已过,大S并不再是当红明星,汪小菲也不再是顶级富二代,但他们仍然能够凭借家世背景引发热议。
这次,他们又因为一篇微博再次登上热搜榜。这篇微博短小精悍,内容丰富,直击离婚夫妻的各种猜测和传言。
大S在文中表达了多年来的怨气,直面离婚后刷汪小菲信用卡的传闻,解释了自己的行为是出于“泄愤”。
她的愤怒源自多方面:对于汪小菲在某次冲突中动手推倒自己,并谎称被“哈利波特精装版砸向”;对于收到大量汪婚内与其他女性的照片,而汪的母亲张兰却劝她不要离婚;以及对于刷卡消费的解释,指出是自己的钱在花。
除此之外,大S还提及了两次流产和一次危险的生育经历,形容为“二死一重伤”。
汪小菲也迅速作出回应,针对家暴、刷卡消费等指责进行辩解,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同时,汪小菲也展开了一系列指责:暗示大S服用致幻剂,谎称她在幻觉中使用刀具和高尔夫球棍攻击他人;对于孩子归属问题提出质疑,称大S一家不允许他带孩子回北京,并且限制他们见面;此外,他还间接指责大S家族在政治立场上的立场。
这场微博之战再次引发了公众对于两人私生活的热议,也让人们对于明星在社交媒体上的言行更加关注。
这次前夫前妻之间的舆论战可谓让人目不转睛,而站在谁的一边成了讨论的焦点。从舆论的角度来看,汪小菲在自我公关能力上显然表现得比较弱。
首先,汪小菲发表的微博语言混乱,缺乏条理,令人难以理解。相比之下,大S在表达观点时清晰明了,细节清楚,甚至提及了汪小菲扔掉的哈利波特精装版书,这使得她的陈述更具有说服力。值得一提的是,这套书曾在《幸福三重奏》中出现过,这一细节更增加了大S说法的可信度。
其次,汪小菲的编辑能力有限,即使反复修改,其微博仍然句式混乱,让人难以理解。特别是他最初提到的“在你昏迷的时候用力打我”,直接引发了网友关于“昏迷打人”的讨论,这种语言表达上的不当给他带来了负面影响。
再次,汪小菲晒出了聊天记录、信用卡流水等证据,但至今尚未见到他提到的“红酒瓶打我”的证据。相比之下,大S则更善于运用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说法,这使得她在舆论中占据了一定的优势。
综上所述,从舆论的角度来看,大S在这场舆论战中更胜一筹,而汪小菲则应该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避免进一步损害自己的形象。
两人无论私聊还是开放麦,都不是一个量级的对手。
反观大S这边,不但行文简洁清楚,还切中了舆论心理。离婚撕X的内容写太多大家都看烦了,但大S的打法很简单:1、你家暴、你出轨,你是渣男,进一步强化了汪小菲“本就不是好东西”的舆论印象。
我刷卡是泄愤,愤怒的原因见第一条,这些年婚姻老娘在经济上没占你便宜,护住了自己被攻击的点,反手说自己“贴钱养渣男”,汪小菲最犀利的攻击点就没了。
你妈和你沆瀣一气。这角度找得就很聪明。
自从两人闹离婚,张兰就一直在战团里,动不动在直播间卖点床垫、绿茶、茶叶蛋,大陆这边群众也就当个乐子看,甚至对她“带病直播”有一种“坚强搞钱但被儿子拖累”的女强人滤镜。
但是月初她竟然cos前儿媳去丧礼的穿搭卖货,这就有点缺德了,加上这次大S放出“婆媳”大杀器,网络上声量绝对占优的中青年女性不可能站婆婆。
大S的公关手段虽然可能并非十分精妙,但在前夫的衬托下,她确实展现出了相当高的处理能力,在舆论上占据了优势。
回顾当年汪小菲与黑人的冲突,现在想要找到详细的细节和证据可能已经困难重重。此时,双方争执的细枝末节如“你推了妹妹”、“我没打你”等争议已经没有太大意义。大S在文末表示将通过法律途径回应,这确实是个不错的做法。
如果大S真的能够下定决心,不再回应任何直播中关于他们的花样,那对他们来说才是真正具有杀伤力的做法。
汪小菲和张兰母子以后不再利用“S家”话题来吸引关注,这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收益,毕竟战兰的直播间如果没有前儿媳带来的热搜,他们的业绩指标可能就难以达成。
在言语上,汪小菲显然处于下风,但客观地说,也不能说他就绝对是理亏的一方。然而,他经常将话题引向诸如致幻剂和敏感的两岸议题,这种行为被认为是不光彩的。一方面口头上谈论“复婚”,另一方面却不断触碰底线,这样的做法是不应该的。
考虑到孩子的利益,双方最好停止这场闹剧。
作为公众人物,陷入细节之争不仅难看,而且会直接伤害到身边的人。
大S向汪小菲发送了带孩子和具俊晔一起过年的照片,这除了是要气他外,还有报复的意味,因为去年除夕,汪小菲也带着孩子和新女友一起在台北吃饭,并发了一系列照片。
无论出于何种动机,这种行为都是不应该的。不是说不能带着孩子和新伴侣一起活动,而是这样的曝光会让孩子陷入尴尬之中。
想象一下,孩子一个9岁一个7岁,都有自己的同学和社交圈,谁会想在学校和同龄人中被议论自己和后妈/后爸的关系呢?
汪徐两家都在强调“爱孩子”,但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撕扯中并没有体现出来。无论是汪小菲还是大S,他们都宣称孩子对新伴侣的接纳程度很高,并且会有意向媒体展示这一点。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TVB的《婚后事》提供了离婚家庭孩子的视角。
为了在离婚和抚养权官司上占据优势,父母互相诋毁,甚至发起网络公审。然而,父母越是试图控制孩子,孩子就越觉得内疚和不安,觉得自己是导致父母离婚的根源。
孩子们常常难以理解父母口中的“我们虽然分开但依然爱你”的说法,尤其当他们被迫接受父母都有新伴侣的现实时,这种困惑更加深刻。
在大S和汪小菲的案例中,一个核心矛盾是关于孩子留在台北与大S还是随汪小菲回到大陆生活的问题。这对前夫妻的分歧导致两个家庭互不妥协,甚至出现了“私自带走”、“不让见面”的争执。双方家庭成员之间的长时间诋毁和冲突,使得处于风暴中心的孩子们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普通家庭的离婚通常都需要心理干预,而像汪徐两家这样处于聚光灯下反复受伤的孩子们更加需要专业的心理支持。他们并不是木偶,他们的内心同样会感受到痛苦。
尽管明星家长们常常向媒体宣称“孩子很好”,甚至要求孩子配合作秀,但事实是否如此仍然存疑。如果我们代入孩子的感受,一个正值青春期的少女会更愿意接受父亲的“小三”,还是面对家里新来的继父?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因此,孩子们到底能够适应到什么程度值得怀疑。如果必须站队,我会站在孩子们这一边。
最后,大S一家和汪小菲的故事开启了华语娱乐圈的新范式。尽管他们已经不再是顶级明星,但他们的名字依然频频出现在各种热搜榜上。这种“卡戴珊模式”虽然不是艺人理想的流量分配方式,但却顺应了大众的需求——八卦、窥私、鸡毛蒜皮的故事才是真正吸引观众的。
尽管如此,我仍然希望大家能够多关注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沉迷于短暂的八卦。虽然吃瓜看热闹是一种解压方式,但长期以来,过多的娱乐八卦也会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让我们尝试去品味一些有意义的东西,而不是只顾着追逐炸鸡般的短暂快感。